日本政府近日宣布把新冠降級,與感冒一樣看待。到底在日本口罩的法律和潛規則是怎樣的呢?
先講幾個故事:
1. 前幾天有日本朋友從東京到福岡玩,晚上約好在紅燈區「中洲」吃晚飯。是一家高級餐廳,門口有展示和牛的冷藏櫃,鋪上石頭的牆壁,幽暗的燈光。我們坐下後,漂亮的女經理走過來打招呼。
我驚訝的對她說「你沒有戴口罩!」
她說,「我們決定不戴口罩,除非客人要求。您需要我戴口罩嗎?」
我說,「不用,不用。我願意看到你的笑容。」
2. 晚飯過後,我們去了一家酒吧。說要再喝。裡面有三個帥哥 Bartender, 其中兩個沒有戴口罩。
3. 幾個月前,我們一家大小去了在大宰府附近的九洲博物館。進入時,職員要求我戴上口罩。我要她的上司出來,我跟他們說:日本中央政府的厚生省已經於2022年5月發出指引更新,說儘管在室內,如果不是長時間近距離談話,可以不戴口罩。特別舉例圖書館。經理說,我們這裡的規矩是繼續戴口罩。我說你們研究歷史遺物的居然比厚生省的醫學專家更懂公共衛生啊!
一個多月後,老婆一定要再去這博物館,因為有很好的展覽。這次,進場時我發現戴口罩的告示沒有了。我全程沒有戴口罩,可以舒暢的呼吸,靜心欣賞展品,沒有職員老遠跑過來叫我戴口罩。
4. 昨天來了東京,發現街上明顯有日本人不戴口罩。主要是年輕人。也有部分外國人。在銀座線地鐵車廂內,看到一個美女沒有戴口罩。沒有人干預。
與香港不一樣,日本從來沒有「口罩令」。什麼場合戴不戴口罩,不是法律,是厚生省的指引,然後是傳媒和大眾人云亦云,各自為政。主要也是跟香港一樣,低風險的屋外戴,高風險的飯局劈酒不戴,所以感染是一波接一波。早期的對策是要餐飲場所提早下班。後來索性躺平。
厚生省對抗疫的指引一直相對合理而且科學。為了防止感染擴大,政府指引說要避免「三密」:密切接觸,密閉場所,人多密集。在三密的場所,要戴口罩。很合理。
當然,上有政策,下有笨策。到了執行層面,各地於恐慌期各自為政,自行加碼。海濱公園,主題公園,遊樂場的管理人認為,不管是否三密,反正一刀切,不管室外室內,開口不開口,全部要戴口罩。
酒樓餐廳,就要求客人在餐廳入口戴口罩。,(當然,像香港一樣,進入了高風險人多的餐飲區,就不用帶戴。)
後來,厚生省也發現了口罩指引有問題。三密很有道理,但只是物理層面,是略了人們的行為:是否在交談。很明顯,閉嘴的人不散播飛沫,講話的大量散播。所以,2022年5月25日新指引的大意是,不近距離長時間談話,不用戴口罩。不管室內室外。特別舉例圖書館,以為大眾會明白。也就是說,既然高風險的飯局酒會都不戴口罩;在低風險地方的口罩是多餘的。但是傳媒的態度是反對,認為應該繼續室外戴口罩,所以沒有大幅報導,很多人不知道。
也就是說,既然高風險的飯局酒會都不戴口罩;在低風險地方的口罩是多餘的。
在日本的機構裡,凡事花大量時間,多次開會才做決定。沒有人有空把三年前定的口罩規定修改,反正很少客戶投訴。所以在日本很多地方依然維持一些眧和年代的規定。日本人的都懂得「選擇性不遵守」。
我這三年都很少戴口罩。在屋外肯定不戴。當然,開會時會戴,但我盡量要求網上會議,然後晚上才去吃飯喝酒聯絡感情。
早期所有餐廳都要求客人進入餐廳時戴口罩。最近已經很少了。上禮拜去希爾頓喝咖啡,服務員在門口問我有沒有口罩。我從褲袋拿出口罩給她看,她說謝謝,幾位,然後就帶我入座(沒有要求我戴上)。
在福岡出行主要開車,很少坐公共交通。其實如果不講話,就不會散播飛沫。
如果你和我一樣,認為「飯局可以不戴,低風險地方必須戴」的口罩令是皇帝的新衣,你和一家來日本玩的時候大可以不戴口罩,盡情呼吸清爽的,自由的空氣。首先不是犯法,而且不會有人會干預你。
你會看到街上大部分人都戴口罩,但我估計大半以上的心裡在想,這個人真是有勇氣,用行動指出皇帝其實是沒有穿衣服的。
更新:厚生省:三月十三日起,不能違反個人意願,要人家戴或者不戴口罩。
但因為媒體沒有報導,估計需要一段時間民間才會接受部分人的自由呼吸的權利。